【病例】极易误诊de胆囊病变——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例CT

28 8 月

简要病史

病史:男性,72岁,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不适一月。患者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呈间歇性胀痛,无腰背部牵涉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腹泻。

就诊于外院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给予抗炎、解痉等对症处理,症状缓解。

【病例】极易误诊de胆囊病变——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例CT

【病例】极易误诊de胆囊病变——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例CT

【病例】极易误诊de胆囊病变——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例CT

【病例】极易误诊de胆囊病变——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例CT

手术病理: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病例小结分析: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名称是由Goodman等在1981年首次提出的,其发病率约占胆囊切除病例的1%~2%,以60~70岁女性多见。本病的发病机制不是很明了,通常认为是结石、胆道梗阻和炎症等因素造成Rokitansky-Aschoff窦破裂和胆囊粘膜的小溃疡,继而导致胆汁外渗入胆囊壁内,从而形成黄色肉芽肿性炎症反应。

本病常易误诊为胆囊癌,需与胆囊癌鉴别。

【CT征象与鉴别诊断】    

1. 胆囊壁增厚:按病变范围大于胆囊周长50%为弥漫性增厚,小于50%的为局限性增厚,据文献报道,本病弥漫性增厚较多见,而胆囊癌局限性增厚较多见。

2.胆囊壁内结节状或条带状低密度影:此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特征性表现,当增厚的胆囊壁内大部分被低密度结节占据时,则提示本病的诊断。

3.胆囊内壁光整与强化黏膜线:胆囊内壁光整与否和囊腔形态是否规则是鉴别本病与胆囊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征象。

4.肝胆界面存在、光整:胆囊癌有70%~80%直接侵犯肝脏,造成肝胆界面消失、不光整,而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很少累及肝脏,故肝胆界面多较清晰。

【本例特点】

1.胆囊壁弥漫性增厚;

2.增厚的胆囊壁上可见多发低密度结节;

3. 胆囊内壁较为光整与大体完整的强化黏膜线;

4.肝胆界面清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