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完全性纵隔子宫合并双阴道畸形MR征象分析

3 4 月

病例特点:

1、青年女性,病程3年;

2、因“腰部疼痛3年,加重3月”入我科。患者于2009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无头晕、胸闷,心慌,无下肢踩棉感,无大小便失禁。休息后症状自行缓解。每年间断性发作约2-3次,持续8-15天,发作时均以中药膏敷贴(具体药名不祥)并休息后症状自行缓解。20124月因劳累过度,腰部疼痛再次发作,伴腰部活动受限,晨起及远行时疼痛加重,俯卧位缓解。期间未到医院就诊。

备注:另行MR检查确诊该患者长期腰部疼痛是由脊髓栓系引起。

【典型病例】完全性纵隔子宫合并双阴道畸形MR征象分析

【典型病例】完全性纵隔子宫合并双阴道畸形MR征象分析

【典型病例】完全性纵隔子宫合并双阴道畸形MR征象分析

【典型病例】完全性纵隔子宫合并双阴道畸形MR征象分析

影像表现

及分析

MRI表现:子宫发育畸形,可见两个梭形宫腔存在,两者之间见一线条样T2WI低信号带从宫底向下延伸至宫颈口,将宫颈口一分为二,两宫腔距离较近,夹角较小;另见两副阴道结构与宫颈相连;双侧附件未见异常信号。
分析:表现典型,符合完全性纵隔子宫表现,合并双阴道畸形。
鉴别诊断 1、双角子宫:一个阴道、一个宫颈、两个宫腔,宫腔发育不完全,两宫腔之间距离较宽。
2、双子宫:两个宫颈,两个宫腔发育完全,常合并阴道纵隔或横隔。
确诊依据 典型的MRI表现。
疾病总结 子宫畸形是较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是导致不孕症的原因之一。根据美国生育协会(AFS)的标准(1988),苗勒管发育异常分为I~VI级,I级为节段性萎缩或发育不全;II级为单角子宫;III级为双子宫;IV级为双角子宫;V级为分隔子宫;VI级为弓形子宫,部分合并阴道畸形。间隔由宫底到宫颈内口或外口为完全性纵隔子宫,间隔终止于宫颈以上任何部位为部分性纵隔子宫;约25%的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痛经、经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不孕、性交痛、反复流产、死胎、早产等;子宫输卵管造影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检查方法,辅以USG、CT、MRI检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