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6岁,2012年3月-12月在我院行肺结核治疗,2013年3月外院胸片示上纵隔增宽,性质待定,遂入我院治疗。
生化检验结果
WBC:10.25X109/L;RBC:3.85X1012/L;HB:113.70g/L;
嗜中性粒细胞:8.45X109/L;嗜中性粒细胞比:0.82;
ESR:53mm/h(正常:0-15mm/h)
AFP:1024ng/mL(正常:0-10ng/mL)
肺功能、ECG、凝血常规、UR、SR、β-HCG、痰AFB、CEA均正常。
2013-02-20 CT检查
病例介绍
前上纵隔内见一大小约118×70mm 团块影,边界欠规整,边缘欠清,其内密度不均,平扫CT 值约15-35HU,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可见低密度无强化区,CT 值约20-75HU。
2012-03-14 CT检查
请给出你的分析!
您的诊断是什么呢?
小伙伴们先挑战一下,再查看结果吧!
精彩解析——手术记录
精彩解析——病理标本
精彩解析——病理结果
免疫组化:瘤细胞AFP﹙﹢﹚,PLAP﹙﹢﹚,CKpan﹙﹢﹚,EMA﹙-﹚,CD30﹙-﹚,CK8﹙﹢﹚,CK18﹙﹢﹚,CK7﹙-﹚,CEA﹙-﹚,CD117﹙-﹚,HCG-β﹙-/ ﹚,Ki67﹙ 约80%﹚,P53﹙ 约85%﹚,PAX-5﹙-﹚,Vimentin﹙-﹚,PAS染色﹙-﹚。
前纵隔肿块,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符合卵黄囊瘤。
精彩解析——病理结果
免疫组化:瘤细胞AFP﹙﹢﹚,PLAP﹙﹢﹚,CKpan﹙﹢﹚,EMA﹙-﹚,CD30﹙-﹚,CK8﹙﹢﹚,CK18﹙﹢﹚,CK7﹙-﹚,CEA﹙-﹚,CD117﹙-﹚,HCG-β﹙-/ ﹚,Ki67﹙ 约80%﹚,P53﹙ 约85%﹚,PAX-5﹙-﹚,Vimentin﹙-﹚,PAS染色﹙-﹚。
前纵隔肿块,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符合卵黄囊瘤。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又称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ESC),由胚外内胚层卵黄囊发生的高度恶性生殖细胞类肿瘤。
绝大多数发生于性腺如卵巢和睾丸等部位,纵隔卵黄囊瘤罕见,与性腺卵黄囊瘤主要发生于女性不同,纵隔卵黄囊瘤几乎均发生在14-35岁的青年男性。
因为卵黄囊瘤细胞可产生一种特异蛋白-AFP,所以几乎所有的纵隔卵黄囊瘤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均明显升高,而正常人卵黄囊已经完全退化,血清AFP含量一般在10ug/L以下。
精彩解析——影像学表现
平扫:肿瘤多为囊实性肿块,呈等、低混杂密度,这是因为卵黄囊瘤组织为海绵状、质脆、易破裂出血,肿瘤生长迅速,故瘤内多有坏死区域和囊变。
增强:肿块实质部分呈不规则的结节状、片絮状强化。囊性部分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囊性分房,增强后不强化,房隔呈不规则弧形或带状强化。实性部分内增粗扭曲肿瘤血管影具有一定特征性。
精彩解析——鉴别诊断
1、侵袭性胸腺瘤:容易侵犯周围结构,也可以出现坏死,在CT 表现上与YST 较难鉴别,但是此病一般发病年龄较大,35–40%伴重症肌无力,血清AFP 不高而可以鉴别。
2、畸胎瘤:含3个胚层结构,瘤内的囊性、脂肪、软骨及钙化使病灶呈混杂密度肿块。
3、淋巴瘤:可表现为前纵隔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肿块周围有肿大的淋巴结与肿块融合或孤立存在,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轻中度强化, 无钙化,累及邻近脂肪间隙, 包绕大血管和心脏生长, 推移可不明显,血清AFP 不高。
4、精原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纯生殖细胞肿瘤,发病年龄较YST大,平均40岁左右,CT 显示病变呈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增强呈轻度均匀强化;血清AFP不高。
5、绒癌:恶性程度高,可伴有出血、坏死和钙化,早期可发生血行转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明显升高。
6、胚胎性癌:CT 显示病灶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可合并出血、坏死,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且血清AFP不高。
精彩解析——纵隔YST诊断要点
1、青年男性;
2、血清AFP明显增高;
3、影像学表现:前纵隔巨大软组织肿块 ,CT增强显示存在不均匀分隔样强化,实性部分可见增粗扭曲肿瘤血管。
精彩解析——卵黄囊瘤预后
卵黄囊瘤恶性程度甚高,发展迅速易沿表面扩散或沿血管及淋巴管转移因此预后极差,术后易复发。
精彩解析——卵黄囊瘤预后
卵黄囊瘤恶性程度甚高,发展迅速易沿表面扩散或沿血管及淋巴管转移因此预后极差,术后易复发。
【参考文献】
1、金志发,龙晚生,胡茂清,等.卵黄囊瘤64层CT诊断及其病理学基础[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5):688-691.
2、关牧娟,高剑波,张智栩,等.睾丸卵黄囊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4):602-604.
3、Choi HJ,Moon MH,Kim SH,et al.Yolk sac tumor of the ovary:CT findings[J].Abdom Imaging,2008,33(6):736-739.
4、于小平,梁赵玉.卵巢卵黄囊瘤的CT 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1):1523-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