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CT及MR影像表现

20 6 月

病例1:

男,61岁,以头痛头昏伴走不稳10余日为主诉入院;

查体:共济失调,闭目难立征( );曾以“高血压病”治疗未见好转。

图像:

【病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CT及MR影像表现
【病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CT及MR影像表现
【病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CT及MR影像表现
【病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CT及MR影像表现

【病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CT及MR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颅脑结构对称,左侧小脑半球见大片状等及稍长T1、等及稍长T2信号肿块,大小约4.2×5.3cm,病灶周围多发迂曲流空血管;周围大片状水肿呈长T2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第四脑室受压移位,幕上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幕上脑室增大扩张,池、脑沟、脑裂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中。

印象诊断:左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及流空血管伴明显强化;考虑血管母细胞瘤可能性大,建议临床治疗后复查。

病例2:

【病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CT及MR影像表现
【病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CT及MR影像表现
【病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CT及MR影像表现

影像诊断:

左侧小脑半球可见囊状长T1长T2信号,大小约32*25*25毫米(RL×AP×SI),D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其后下方可见血管影。脑室系统及脑沟、裂、池未见异常。中线结构无移位。

诊断:

左侧小脑半球囊性病变,考虑血管母细胞瘤的可能性大;建议治疗后复查。

病理:

病例1: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实质型)

病例2: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囊性型)

鉴别诊断:

囊性血管母细胞瘤主要与以下鉴别

一、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可发生在小脑半球的任何部位;壁结节相对较大;增强扫描壁结节强化程度不如血管母细胞瘤,瘤周水肿常较明显;一般无流空血管;

二、囊性转移瘤

中老年人多见;原发恶性肿瘤病史;多发,通常幕上有转移瘤的存在;壁厚薄不均,可有强化,血管母细胞瘤囊壁通常不强化;小病灶大水肿;无流空血管。

三、脑脓肿

儿童或青少年;脓肿壁光滑,厚薄均匀,无壁结节;水肿明显;脓肿壁环形强化;DWI病变中心呈高信号;无流空血管.

四、蛛网膜囊肿

好发部位:颞底或颞叶前部,其他部位包括外侧裂、大脑半球凸面、鞍上池、枕大池、桥小脑角区;囊壁薄光滑,无壁结节;信号与CSF相似;无水肿;囊壁无强化。

讨论:

血管母细胞瘤占颅内肿瘤的1%-2.5%,占后颅窝肿瘤的7%.主要发生在成人(40-60岁),发生部位:中线旁小脑半球(80-85%),脊髓(3-13%),延髓(2%),幕上及其他罕见。男性>女性,约6%视网膜血管瘤伴发小脑血管母细胞瘤,而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中有20%伴发视网膜血管瘤.约10-20%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有家族史,少数病人合并腹腔脏器的病变称为VHL.

结节或实性部分主要由间质细胞构成,囊性部分主要由毛细血管网组成。

CT:呈等密度,有时内部可有小的坏死而呈现等或低混杂密度.特点:仅有结节而无囊腔,肿瘤为大的结节,由高度丰富的幼稚血管组成

MRI:信号不均质

肿瘤实质       肿瘤血管

T1WI:     稍低            很低信号

T2WI:    高信号           低信号

增强扫描:病变呈显著异常强化,周围水肿明显。

血管母细胞瘤小结:

①病变多位于后颅窝(小脑半球、蚓部),类圆形,边缘多清楚锐利,轮廓光整.

②典型的”大囊小结节”,T1WI囊性区为低信号,壁结节为等信号;T2WI囊性区为较高信号,结节为相对低信号.

③病灶周围或肿块内可见一根或数根较粗大的蛇形血管伸入灶内.

④增强扫描:壁结节明显强化,其周围的囊性区无强化.

⑤第四脑室常受压,引起幕上脑积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