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弥漫性轴突损伤1例MR影像表现

4 6 月

【临床病史】

患者,男性,22 岁。既往体健,一场交通事故后突发昏迷(非酒精性)。

【影像图片】

【病例】弥漫性轴突损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弥漫性轴突损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弥漫性轴突损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弥漫性轴突损伤1例MR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

胼胝体DWI像扩散受限(压部最明显,图中黄色箭头所示),皮层下白质出现出血点(蓝色箭头所示),另外放射冠、内囊(白色箭头所示)以及脑干上部背外侧也可见显著DWI 高信号。

【影像诊断】

弥漫性轴突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讨论】

弥漫性轴突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常见的脑损伤类型,是造成重症脑损伤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DAI 通常是因头部突然加速 – 减速或旋转加速导致轴索拉伸和断裂,发生时常出现典型的症状—意识丧失。病变主要弥漫分布于脑白质、以轴索损伤为主要改变的一种原发性脑实质的损伤。其特点为①广泛性白质变性,小灶性出血,②神经轴索回缩球(大脑半球白质、小脑和脑干中出现大量的反应性轴突肿胀,传统上称为回缩球,是DAI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小胶质细胞簇出现,③常合并其他颅脑损伤,死亡率高。

 

目前对于脑损伤的诊断多依赖CT、MRI等影像学技术,而DAI尤其是非出血性病灶和针尖样大小的出血点很难在CT上识别,尽管MRI较CT分辨率和敏感度增高,但对于微小病灶和轻型DAI,假阴性仍不在少数。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WI)有助于检出微出血灶。DAI的CT影像特征为:双侧脑肿胀,伴脑室或脑池受压,胼胝体偏心性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无特别的占位病变,第三脑室附近的小出血灶,大脑半球内小出血灶。脑实质内的出血灶作为DAI的CT特征。比较共认的DAI和CT特征包括: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脑干出血、胼胝体出血和脑室内出血。在诊断出血性病变方面,MRI和CT差不多,但在诊断微出血、非出血性病变和脑干损伤方面,MRI明显优于CT。临床上,有些患者伤后昏迷时间长,用其它原因难以解释或有脑干损伤的表现,虽无DAI特征性的CT发现,亦可诊断为DAI。

 

CT和常规MRI显示的异常改变为DAI创伤相关病灶,可低估DAI的范围和程度,急性期图像所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差。而DWI显著提高了DAI诊断率,并具有判断伤情及预后作用。非出血性 DAI 白质损伤大多时候不累及大脑皮层(见上图 DWI 像),典型的 DAI 影像学表现为胼胝体 DWI像扩散受限(压部最明显,图中黄色箭头所示),皮层下白质出现出血点(蓝色箭头所示),另外放射冠、内囊(白色箭头所示)以及脑干上部背外侧也可见显著DWI 高信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