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图 1) | 多囊肝(图 2) |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图3) | 肝棘球蚴病(图4) | 胆管囊腺瘤(图5) | 胆管囊腺癌(图6) | |
临床特点 | 多无症状 | 常合并多囊脾、多囊肾 | 常合并胆管炎和肝脓肿 | 畜牧区多见,病程长 | 腹胀、胃部不适,腹痛 | 上腹胀痛 |
好发年龄 | 成人多见 | 先天性病变 | 先天性病变 | 20〜40岁 | 50岁女性多见 | 50岁女性多见 |
病灶形态 | 类圆形,多发常见 | 大小不等,直径一般小于I.5cm,病灶相互融合,弥漫分布 | 肝内胆管呈串珠样或多囊状,向肝门部集中 | 类圆形或分叶状,可见分隔或大囊套小囊,周围可见卫星灶 | 多房囊肿多见,直径2〜25cm,可见分隔和壁结节,边界较清楚 | 单房囊肿多见,可见分隔和囊内乳头状结构,实质部分较多,囊壁厚薄不均 |
钙化 | 囊壁很少钙化 | 少见 | 扩张胆管内可见结石 | 50%囊壁钙化 | 间隔可钙化 | 少见 |
CT密度 | 均匀低密度 | 均匀低密度 | 均匀低密度 | 不均匀低密度 | 囊性部分呈低密度 | 低密度肿块,其内液体密度 |
强化特点 | 无强化 | 多数无强化,少数边缘强化 | 无强化 | 囊壁和分隔强化,呈水上浮莲征 | 包膜、囊壁结节和间隔强化 | 囊壁和分隔可强化,实质部分中等强化 |
1肝囊肿
1多囊肝
(A)平扫
(B)增强
3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
(A)平扫
(B)增强
4肝棘球蚴病(肝包虫病)
5胆管囊腺瘤
(A)平扫
(B)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