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视网膜母细胞瘤(图1) |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图2) | Coats病(图3)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图4) |
病因 | 起源于视网膜胚胎性核层细胞的恶性肿瘤 | 胚胎期原始玻璃体残留并继续增生所致 | 先天性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 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病变 |
好发
年龄 |
3岁以下 | 婴儿 | 4~8岁男童多见 | 早产儿 |
单、
双侧 |
30%双侧 | 多单侧 | 多单侧发病 | 双侧 |
病变部
位形态 |
球后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 | 晶状体后方条索状或不规则肿块 | 尖在视盘的“V”形病变,玻璃体内无肿块影 | 无肿块影,玻璃体内信号混杂 |
眼球 | 正常大小,可突出 | 小眼球 | 一般正常大小 | 小眼球,多不对称 |
视网膜 | 可伴脱离 | 不同程度渗出及脱离 | 可伴脱离 | 常伴脱离 |
信号
特征 |
短T1、短T2 | T1WI和T2WI均呈割言号 | 合并出血,多为短T1、长T2信号 | 合并出血,多为短T1、长T2信号 |
强化
特点 |
中度至明显强化 | 明显强化 | 强化过程缓慢 | 无强化 |
备注 | 90%有片状及团块状钙化 | — | 无钙化 | 一般有高浓度吸氧史 |
1视网膜母细胞瘤MRI表现
(A)轴位T1WI
(B)轴位T2WI
(C)轴位T1WI增强扫描
2永存原始玻璃体
增生症MRI表现
3Coats病MRI表现
(A)轴位压脂序列T1WI
(B)轴位T2WI
(C)轴位压脂序列T1WI增强扫描
4早产儿视网膜病变MRI表现
(A)轴位T1WI
(B)轴位压脂序列T2WI